全球缺“芯”逼停車企,車“芯”為何一片難求?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拓爾微電子
- 來源:原創
- 發布時間:2021-02-02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全球缺“芯”逼停車企,車“芯”為何一片難求?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心臟,曾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汽車在智能化和電氣化的推動下,汽車的電子芯片逐漸成為推動汽車自動化駕駛方向發展的核心
全球缺“芯”逼停車企,車“芯”為何一片難求?
【概要描述】全球缺“芯”逼停車企,車“芯”為何一片難求?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心臟,曾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汽車在智能化和電氣化的推動下,汽車的電子芯片逐漸成為推動汽車自動化駕駛方向發展的核心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拓爾微電子
- 來源:原創
- 發布時間:2021-02-02
- 訪問量:0
全球缺“芯”逼停車企,車“芯”為何一片難求?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心臟,曾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汽車在智能化和電氣化的推動下,汽車的電子芯片逐漸成為推動汽車自動化駕駛方向發展的核心,而目前汽車芯片場基本被歐美企業所壟斷。而隨著疫情,全球車企正在上演一“片”難求。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1月11日,福特宣布其位于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工廠將停產一周,此外,該工廠還將臨時裁員約3900人。
大眾在1月15日宣布將德國埃姆登工廠關停兩周,9000余名員工不得不轉入短時工作制,該廠在此期間將損失至少一萬輛
帕薩特(參數|圖片)的產量。
1月15日,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就宣布因芯片斷供,而不得不在負責生產緊湊車型的拉施塔特(Rastatt)工廠重新引入短時工作制,該廠區的6500名員工均受到影響。
1月18日,負責生產奔馳C級、SLK以及GLC的不來梅工廠緊隨其后宣布取消部分晚班并且為12500名產線員工申請短時工作。
1月18日,奧迪首席執行官在接受外媒采訪中也透露,受汽車芯片短缺影響,已經有超過1萬名員工暫停工作。同時將竭盡所能讓一季度減產的數量少于1萬輛。
此外,包括寶馬、戴姆勒、本田、日產、在內的諸多車企也都因為芯片短缺問題,相繼加入停產、減產和裁員的行列之中。
芯片“逼停”全球車企
有數據顯示,半導體總成的前十大供應商,掌控了全球車載半導體市場的80%的市場份額,包括恩智浦、瑞薩電子、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博世、德州儀器、安森美、羅姆半導體、東芝、亞德諾,無一例外都來自海外企業。
而全球TOP40的半導體生產商,掌控了車載半導體95%以上的市場份額。據媒體報道,受全球半導體產能限制,疊加美國政府壓力,歐美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方案報告,美國將于歐洲的半導體制造商共同聯合停止向中國汽車廠家提供芯片。如果消息屬實,意味著待部分芯片消化完畢,中國汽車市場將陷入大面積停產。
中國自主品牌98%以上的車載半導體來自于歐美供應商,假如在貨源受限的情況下,將會陷入無限期停產狀態。部分自主品牌不得不修改車載半導體的標準,改用1990-2000年代的淘汰產品。
真是讓人不得不問一句,中國“芯片之殤”到底何時能解呢?
對此,比亞迪公司針對汽車缺芯 “卡脖子”的問題回應稱,公司生產的 IGBT 芯片已運用在各產品線,除品牌自用外,已經有外銷,沒有 “卡脖子”問題。
但是其他車企就并非有這么幸運了。
為何全球突發“缺芯”?
有人說,疫情之殤導致了芯片之殤。
2020年的一場新冠,全球經濟停擺,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芯片制造產能降低,還有很多工廠被迫停工。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的車企對今年的汽車需求量預估都不樂觀,這些預期也導致了芯片制造商相應的調低了今年的芯片產能。
此外,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居家辦公、學習的人數增加,智能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對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產能遇到挑戰,搶占了部分汽車芯片的產能。
更重要的是,伴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車用芯片的單車價值持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芯片的需求快于整車銷量增速,這也直接造成了芯片的供需失衡。
國產芯片之路
對于我國的信息化產業的局勢,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叫“缺芯少魂”。這里的芯自然是指芯片,而魂則是指操作系統,這說的就是我們國內的芯片和操作系統是我國技術的短板,和國外的差距較大,急需補齊。
《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白皮書2020》顯示,在中國每年2800萬輛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半導體產值占全球不到5%,部分關鍵零部件進口量在80%-90%。另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中車用芯片自研率僅占10%,90%的汽車芯片都必須依賴從國外進口。
而另據數據表示,2019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約為4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76億元),中國自產的汽車芯片規模不到150億元,只占全球產能的4.5%,關鍵零部件如MCU等進口度超過80%-90%。
之前有消息稱,比亞迪和華為已經開始合作開發麒麟芯片,并預計在不久后便會有新的突破。對于這樣的說法,比亞迪相關人士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 資料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成立于2004年10月15日,如今已成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頭部廠商。比亞迪希望依托比亞迪半導體在車規級半導體領域的積累及應用,逐步實現其他車規級核心半導體的國產替代。
但路漫漫其修遠,雖然國產芯片未來可期,但受制于投資周期和市場門檻經驗不足,道阻且長。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